2012年3月10日上海市考面試及答案
3月10日上午
1、結合你所報考的職位談談你對奉獻的理解。
奉獻,是指時時刻刻心存恭敬,拋棄一切雜念和私欲,心靈的純凈與無私,且為了別人寧肯犧牲自己的一種精神。現實生活中,人們為了他人、為了集體為了國家無私奉獻的例子無處不在。胡忠夫婦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跑到偏遠的西藏建起孤兒,是什么在支撐著他們,就是一種為了更多孩子接受教育接受關愛而犧牲自己物質享受的奉獻精神。
具體到公務員,奉獻指的是做好本職工作,且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為了黨和人民能夠犧牲自己的一切。而針對我報考的法官一職,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來理解和踐行奉獻精神,首先,作為新入職的法官,應盡快熟悉工作,要意識到法官擔負著裁判是非、主持正義的重大使命,法官的每一個裁判都關乎著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其次,在工作中要秉公執法,以法律為準繩,客觀、公正、公平的裁判案件,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刑相適應。再次,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深入基層,扎根基層,執法為民,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把執法為民延伸到法庭之外,盡心竭力為群眾做好事、解難事。就像江蘇省靖江市的法官陳燕萍,自動放棄了機關舒適的生活,主動申請到案子多、任務重、條件艱苦的基層法庭工作,一干就是十四年,審理的三千多件案件,沒有一次錯案,沒有一次投訴,沒有引發一起上訪。真正的做到了讓原告放心,讓被告信服,讓群眾滿意。
總之,我們要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積極投身基層,努力扎根基層,到執法辦案第一線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在司法實踐中增進對群眾的感情,密切與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公正廉潔執法,執法公信力,讓切實感受到社會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2、某大學要開設網絡課程,考慮到知識產權的問題,好多老師都有抵觸情緒,這個事情讓你去協調你如何做?
在當今社會,由于網絡課程的方便性有效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網絡課程,網絡課程也因此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學的教師們也開始借助網絡課程來完成對學生的教學工作。但是也由于網絡課程的開放性,使得很多老師自己研發和編纂的一些學習方法有被他人剽竊和利用的可能性。因此致使很多老師對網絡課程有了抵觸心理。作為一個協調人,我應該做好以下幾件事:
首先,我要聽取每位老師對開設網絡課程的意見,綜合出支持和反對的比例和觀點。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