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歷年廣東公務員考試行測特點
三、判斷推理
1.總題量為40道,穩定考查類比推理、常識判斷、圖形推理、演繹推理四種題型,四種題型均為10道。
2.類比推理部分以考查兩詞型為主,在2010年、2011年加入了名言型的題目,使得類比推理題目的考查方式更加豐富,整體難度相應,名言型的類比推理也是廣東省類比推理中特有的題型。
3.常識判斷在近三年廣東公務員考試中一直作為判斷推理的第二部分出現,且題量持續穩定在10道,考查范圍變化不大。集中在人文、科技、生活、地理和經濟等方面,其中科技、地理方面的知識多與生活實際相關。
4.圖形推理部分的題型考查較全面,古典型、視覺型、空間形式、九宮格圖形推理均有涉及,考查內容以圖形構成、幾何性質、圖形轉化等為主,這需要認真觀察圖形,辨別圖形異同,只有熟練掌握常考規律才能快速作答。
5.演繹推理部分以可能性推理為主,同時考查分析推理類和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以考查削弱型為主;分析推理類題目雖不需要專業的邏輯知識,但需要較強的思維能力,同時要靈活運用相關解題方法;必然性推理常考查直言命題推理和復言命題推理,需要掌握好基礎知識。
例:2010年廣東行測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A.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B.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C.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D.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中公解析:此題答案為D。名言型的類比推理題。
“想當將軍的士兵”是“好士兵”的必要條件,“吃得苦中苦”是“為人上人”的必要條件。A項是“常在河邊走”是“濕鞋”的充分條件。
四、資料分析
1.總題量為15道,包括3篇材料,每篇材料包括5個小題。其中材料有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圖形材料以及這三種組合而成的綜合材料,材料內容多與宏觀經濟相關;材料信息量較大,需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才能快速定位數據。
2.廣東省公務員考試中主要考查計算型概念,同比增長率、比重、百分數、倍數等計算型概念考查頻率較高,而對理解型概念的考查較少。
3.以計算題為主,注重考查計算技巧。近幾年的考試中,計算題占比均超過50%。另外,綜合判斷題也是主要的考查方式。整體來看,注重對計算技巧的考查。大部分題目均可采用首數法、乘除法轉化法、范圍限定法、取整法、分子分母比較法等計算技巧快速求出正確答案。
例:節選自2010年廣東行測
……
至2008年底,廣東省29個產業轉移園已投入開發資金111.38億元,入園項目(含意向)973個,總投資1156億元,已動工建設項目611個,投資額542.2億元。
……
截至2008年底,廣東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已動工建設項目的個數占入園項目總數的比重以及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的比重分別是( )。
A.62.8%,46.9% B.62.8%,52.7%
C.60.9%,46.9% D.60.9%,52.7%
中公解析:由第一段可知,截至2008年底,廣東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已動工建設項目的個數占入園項目總數的比重為611÷973>611÷1000=61.1%,排除C、D;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的比重為542.2÷1156<550÷1100=50%,排除B、選擇A。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