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公務員面試技巧:做好面試內容準備
三、面試備考策略
1.查缺補漏,自我完善。
(1)社會認知。
公務員考試注重考查考生的社會認知能力。因為作為一名公務員,他要做到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并能解決問題。這就要求考生對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所關注。所以考生在備考時要多看報紙、新聞,關注社會和政府的動態,對政府政策、重大社會事件、社會熱點有所了解并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對其有深刻的認識和分析。
比如公務員面試特別強調兩會中的熱點問題,如民生問題。如果考生連兩會是哪兩會都不清楚,又何談回答其中的熱點問題?還有一些社會熱點現象有的考生卻聞所未聞,這樣就會陷入尷尬的局面。如果考生平時沒有關注這方面的內容,在面試備考時就要多搜集今年發生的熱點問題的相關信息,查缺補漏。
(2)知識結構。
知識的類型可以分為: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普通知識和特殊知識;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傳統知識和現代知識等。而知識結構是指一個人掌握的知識類型,知識框架以及形成知識框架的各類知識的比重。考生在面試前要分析自己的知識結構,特別是要找出自己占優勢的知識和缺乏的知識,這樣才能查缺補漏,的進行自我完善。
比如你是學理工科專業的,對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很擅長,而報考的職位是管理類崗位,你就必須通過看書或向別人請教等方法盡快學些基礎的管理知識,避免在面試過程中,出現一問三不知的尷尬局面。再比如你對所報考的文秘職位的相關知識了解甚少,就需要補充一些公文寫作等知識,盡快彌補不足,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另外,理論知識在公務員面試中也至關重要。考生在復習理論知識時要圍繞著黨的黨中央、國務院的執政理論展開。例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節約型社會、打造服務型政府、推進官員問責制度、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保持黨的先進性教育、學習八個好作風、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等理論。考生要掌握這些理論的含義、提出背景及意義,否則在回答問題時就會不著邊際、脫離主題。還有一些社會科學理論,如政府干預理論、木桶原理、蝴蝶效應、馬太效應等也要了解,否則就會出現考生不知從何說起,考官也就不知所云的狀況。
(3)能力考核。
公務員考試主要考查考生政治鑒別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務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學習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創新能力、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心理調適能力等。而面試在能力方面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分析判斷與綜合概括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
不同的職業、不同的職位需要不同的能力結構。公務員面試前,考生要對自己的能力結構進行判斷分析,找出自己哪些能力比較強以及能力欠缺的地方,揚長避短,才能在面試中取得。那么,如何來分析評價自己的能力結構呢?一是憑直覺;二是憑經驗;三是同別人的比較;四是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以及借助能力傾向測驗等。
2.訓練。
理論要靠實踐來檢驗。考生只有在訓練中去實際運用、體驗,才能熟悉和改進。訓練必須是全真模擬訓練,考生要有高質量的全真模擬題目和全真模擬環境,要使自己的訓練具有客觀性、可控制性、可評判性、和可改進性。可評判性要求考生在訓練過程中必須有完美的參考答案,有高水平的模擬考官,能一針見血的指出自己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能力。
3.技巧方面。
(1)關于心理。
面試前的技巧主要是保持心態的平和及精神的放松,可以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面試中的技巧包括時間的控制、精力的爆發、儀表的完善和語言的優化。
(2)關于模板。
在面試備考過程中適當背誦一些成型的模板或題目,可以幫助考生的語言表達更加流暢自信,這對于那些口語表達能力不是很強的考生,可能會起到一些輔助作用,但是過分依賴背誦,會使考生的回答千篇一律,缺乏個性。另外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即便背誦了一千道題目,也不可能在考試中碰到一道相同的。因此,不要死記硬背題目,而要在對面試題型進行歸納后,每種題型再找出十至二十道來實際操練。而本身語言表達能力就不錯的考生,則沒必要花過多時間來背誦。
(3)其他方面。
在面試備考時,考生可以大聲說出你從曾做過的工作中所學得的相關技能,以及為什么你是應聘職位的人選的理由等準備內容,并將要點記錄在一張索引卡片上。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