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管理人員招聘公告
為進一步選拔適崗人才,充實學院教師隊伍,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現決定繼續面向社會開展公開招聘工作。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聘單位簡介
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是2003年6月由安徽財經大學創辦并經教育部確認的本科層次全日制獨立學院,2015年9月遵照教育部26號令要求由安徽財經大學與祥興合作舉辦。學院擁有禹會和龍湖兩個校區,龍湖校區位于蚌山區龍子湖風景區西側(宏業路255號);禹會校區位于禹會區涂山風景區東側(東海大道7100號),占地1000畝,2017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
學院自成立以來,緊緊依托安徽財經大學的品牌優勢和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走內涵式發展建設道路,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夯實育人基礎。辦學水平穩步,社會知名度日益增強。學院2010年榮獲“安徽省先進獨立學院”稱號,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位居 “武書連中國獨立學院評價榜”中國高水平獨立學院第5名;2015年、2016年位居第4名;2017年位居第9名,其中教師創新能力排名第5名,教學科研效率排名第4名,畢業生質量排名第4名。
二、招聘原則
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
三、招聘對象
具有國家承認學歷的社會人員
四、招聘崗位及基本要求
招聘崗位分為兩類:綜合管理類及財務管理類。具體招聘崗位及要求見附件1。其中基本條件如下:
1.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熱愛高等教育事業,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
2.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且高中后第一學歷為高等全日制本科。
3. 具備與崗位要求相適應的專業知識、業務技能或執業資質(見附件1)。
4. 具備履行崗位職責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年齡要求在35周歲以下(1984年4月1日后出生)。
尚未解除黨紀、政紀處分或正在接受紀律審查的人員,以及刑事處罰期限未滿或涉嫌違法犯罪正在接受司法調查尚未做出結論的人員,不得報名應聘。
五、招聘程序
(一)報名
現場報名材料:請攜帶《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應聘人員登記表》(附件1)及個人簡歷,身份證、畢業證、學位證、獲獎證書、職稱資質證書等相關證書(原件復印件)。相關報名材料電子版信息請打包發送至郵箱:acsxyzp@163.com (郵件主題為:姓名+應聘崗位名稱+所學專業)
報名應聘者應提供資料的真實性,本院承諾對個人信息嚴格。
報名地點:蚌埠市東海大道7100號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新校區)行遠樓 507辦公室
報名時間:2019年4月8日-----2019年4 月 19日(工作日時間8:30-12:00;14:00-17:00)。
(二)資格初審
學院將根據招聘條件和崗位要求對應聘者進行資格初審。經初審符合條件者名單將于4月24日(周三)17:00之前在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網站通知公告欄公布。考生請在名單公布之日起至4月25日(周四)上午12:00前以郵件形式進行參加考試確認,郵箱地址:acsxyzp@163.com (郵件主題為:姓名+應聘崗位名稱+確認參加招聘考試)。
(三)考試
學院將對通過初選人員進行筆試、面試,筆試內容為相應專業綜合知識。其中面試成績不及格者(低于60分)直接淘汰。考試時間初步定于4月27日。
(四)體檢與考察
由學院統一組織應聘人員到指定醫院進行體檢,體檢費用由應聘者承擔。體檢工作參照《關于進一步規范全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體檢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3〕208號)執行。體檢合格的應聘人員確定為考察對象,學院組成考察組對其進行考察。
因應聘人員體檢、考察不合格或自愿放棄而導致招聘崗位出現空缺的,可從符合相應條件的應聘人員中按面試成績從高到低依次遞補體檢或考察人選。
(五)簽約聘用
對體檢、考察合格者,經研究后確定為擬聘人選,簽定聘用手續,首聘期三年,試用期為6個月。此次招聘人員在禹會校區工作。
擬聘人員需在入職前取得相應學歷學位證書或海外學歷教育部認證、就業報到證或與原單位解除工作關系的證明材料,且在入職后兩個月內將檔案轉至學院,逾期未提供以上材料、未轉檔案者,取消其錄用資格,按最終成績排序進行遞補。
六、薪酬福利待遇
1.薪酬福利:按照《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教職工薪酬制度(暫行)》執行。工資結構為基本工資+基礎績效工資+院齡津貼+年終考核績效工資;
2.食宿交通問題:根據學院有關文件,可享受教師公寓住房;工作期間享受伙食補貼;
3.其他:五險一金,交通補貼,節假日津貼,子女優先優惠就讀北京師范大學蚌埠附屬。
七、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聯系人:楊老師
聯系電話:0552-2567997
郵箱::acsxyzp@163.com
原標題: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2019年管理人員公開招聘簡章
點擊下載>>>
來源:http://news.ahhr.com.cn/Article/bbrc/wzgg/wzgg/2019-04-09/92648.html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