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黑龍江佳木斯市開展艱苦邊遠地區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公告(100人)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務院醫改辦《關于進一步做好艱苦邊遠地區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國衛人發〔2017〕48 號)、《黑龍江省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與使用激勵機制實施方案》(黑政辦規〔2018〕34 號)、《關于印發黑龍江省開展艱苦邊遠地區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黑衛人規發〔2018〕41 號)和《佳木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佳木斯市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與使用激勵機制實施方案的通知》(佳政辦規〔2018〕28號),為切實加強我市基層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結合我市實際,現將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目標和任務
通過實施全科醫生特設崗位計劃,引導和鼓勵醫療衛生人才到鄉鎮衛生院從事全科醫療工作,逐步解決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緊缺和無執業醫師的問題,促進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全面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2018年全省全科醫生特崗計劃100名,佳木斯市分配25名,主要安排在同江市、湯原縣、樺川縣、樺南縣、撫遠市。
二、崗位設置及職責
(一)崗位設置
特崗全科醫生是崗位設置在縣級公立醫療機構,專門用于聘用派駐鄉鎮衛生院工作的全科醫生。全科醫生特設崗位不受縣級公立醫療機構崗位總量、等級和結構比例的限制。
全科醫生特設崗位應當相對集中設置,每個縣級公立醫療機構原則上設置不少于8個全科醫生特設崗位。對于條件特別艱苦、招聘人員特別困難的縣,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崗位數量。
(二)崗位職責
特崗全科醫生應當按服務對象實際需求履行以下職責:
1. 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療、病人康復與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與管理等連續性、綜合性、一體化服務。
2. 承擔專科疾病的識別、轉診以及危重情況的應急處理任務。
3. 作為全科醫生團隊的領頭人,幫助和指導團隊其他醫務人員業務水平,組織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
4. 執行基本醫療保險管理服務要求,按照醫療服務質量管理與控制指標的要求,為參保人員提供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服務。
三、人員招聘
(一)招聘計劃
1.每年招聘名額由市衛生健康委根據縣級公立醫療機構年度特崗全科醫生需求計劃匯總后,上報省衛生健康委;
2.省衛生健康委匯總各市年度特崗全科醫生需求計劃上報國家衛生健康委確定后下達。
(二)招聘范圍
1.面向全國招聘;
2.鼓勵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編制外聘用和退休的醫務人員積極報考。
(三)名額分配
2018年全省全科醫生特崗計劃100名,佳木斯市分配25名,縣級衛生健康局(衛生計生局)、人力資源和社會部門統籌安排縣域內名額。(具體名額分配見附件1)
(四)招聘條件
特崗全科醫生應當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 具有執業醫師資格,執業范圍注冊為臨床類別全科醫學專業或中醫類別全科醫學專業的醫務人員;
2. 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經過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含中醫藥管理部門,下同)認可的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轉崗培訓或崗位培訓并考核合格的醫務人員;
3. 具有執業醫師資格,具有2年以上從事臨床診療工作,能夠勝任全科醫生崗位的醫務人員;
由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派駐到鄉鎮衛生院工作的原單位在職全科醫生,不列入中央財政和市縣財政支持的特崗全科醫生范疇。
(五)招聘程序和辦法
特崗全科醫生招聘工作遵循“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按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有關規定執行。具體由縣級衛生健康局(衛生計生局)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部門按下列程序組織實施,并報市衛生健康委備案。
1.公布需求。縣級衛生健康局(衛生計生局)在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部門的網站、媒體發布招聘公告、公布招聘步驟、聯系方式等。
2.自愿報名。采取現場報名和網上報名相結合的方式。現場報名人員需持有關證件資料,到指定地點報名。可以根據報考人數和專業分布等實際情況適當降低開考比例或不設開考比例。
3.考試考察。縣級衛生健康局(衛生計生局)負責資格審查,市級衛生健康委負責資格復審。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面試、組織考察等方式,按照競爭擇優的原則確定崗位人選。主要考核應聘人員的專業知識、臨床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對應聘前無工作單位的醫務人員,主要考核應聘人員的臨床實踐能力等。
4.人員調劑。如出現特崗全科醫生崗位報名人數過于集中的,由省衛生健康委根據實際情況在招聘計劃內的貧困縣市之間進行人員調劑。
5.公示聘用。根據考試考察和崗位調劑結果,將擬聘用人員信息在市、縣人力資源和社會部門官網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履行聘用手續。
6.崗位培訓。省衛生健康委負責組織安排未參加過全科醫學知識培訓的人員進行崗位培訓。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