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廣東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招聘合同制教師公告【招28人】
2、需提交的電子版材料:
(1)登記表(附件2)。表中照片處需插入本人近期1寸正面照片(純色背景)。
(2)個人簡歷及符合崗位學歷、專業和技能要求的證書。
(3)應屆畢業生需提供就業推薦表等相關材料。
提交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登陸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www.chsi.com.cn)驗證打印)或教育部學歷認證報告。
國(境)外高校畢業生應聘的,提交教育部門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3、報名方式及要求:
報名人員將所需材料發送到指定郵箱進行報名。所需材料需按“登記表+其他材料”的順序壓縮成文件包發送。壓 縮包及郵件均需命名為“應聘崗位+姓名”。
(二)資格審查
根據報名人員提交的信息資料,進行資格審查。對符合應聘條件的,我校工作人員將通知應聘人員參加考試環節。
(三)考試考察
1、對通過資格審查的應聘人員,將的方式,確定考察人選。
(1)教師崗位考試采取筆試、面試結合的方式進行。
筆試采取固定考場閉卷限時的考試方式,主要測試應聘人員的綜合素質、職業能力及相應業務水平,不指定參考書,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
面試由挑選業內專家和有關人員組成考評組,對應聘人員進行綜合考評。
參加課堂教學測評。
(2)行業企業教師采取面試、技能展示方式進行。如應聘教師崗位須參加課堂教學測評。
(3)行政后勤崗工作人員、輔導員采取行政能力測試和面試結合的方式進行。
2、在考試前7天將工作方案和資格初審通過人員名單報公開招聘主管單位備案。在考試前3天將有關面試信息告知應聘人員,內容包括面試的時間、地點、證件、形式及個人需提前準備的事項等。
3、筆試滿分為100分,60分(含)以上為合格。在合格人選中,按照招聘崗位招聘人數1?3的比例確定進入第二階段面試的人選。人數如達不到設定比例的,可按實際人數確定面試人選。考試總成績
4、考試總成績=筆試成績×40%+面試成績×60%。所有考試成績均計算到小數點后兩位
(四)體檢
在成績合格者中,根據同崗位應聘人員考試總成績由高到低按崗位招聘人數1?1的比例確定體檢人選。總成績相同人員按照面試成績由高到低進行排序確定。
確定的體檢人選在指定時間、指定醫院參加體檢(含復檢)。體檢辦法及標準遵照《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體檢實施細則(試行)》(粵人社發〔2010〕382號)及《關于調整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教師崗位人員體檢標準的通知》(粵人社發〔2011〕134號)執行。應聘人員未按規定時間、地點參加體檢的,視為棄權。體檢時,對于已經懷孕的應聘人員,可延期進行胸透等檢查項目。
因被考察人員體檢不合格造成的空缺,可在考察體檢人選中按規定重新確定被考察人員。
(五)公示和聘用
根據《廣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考察工作實施細則(試行)》(粵人社發[2010]276號)規定,對體檢合格人選進行考察。考察的主要內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能力素質、工作表現以及是否符合應聘資格條件等情況。考察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資格。
體檢和考察符合招聘要求的人員,確定為擬聘人選,在網站公示7個工作日。公示期滿,對沒有問題或者反映問題不影響聘用的,辦理入職相關手續。
通過公開招聘引進的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試用期一般為一年。聘用人員在聘期內享受同級同類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假期及國家規定的保險等福利待遇。在職稱評聘、職級及工資檔次調整等方面遵循相同的政策和考評條件。
四、說明
(一)應聘者應符合本公告規定的報名基本條件及所應聘崗位的規定條件,提供的材料與《登記表》填寫的內容必須一致、真實、無誤。如有不一致或弄虛作假的,一經查實,取消考試資格和成績,已簽訂聘用合同的取消聘用關系,聘用合同終止。
(二)因考試人選出現空缺、體檢不合格、考察不合格、公示結果影響聘用或者個人放棄聘用等情況導致招聘崗位缺額的,可在同一崗位報考總成績合格人員中按考試總成績由到低分進行等額遞補。也可不進行遞補,保留招聘崗位空缺。
(三)有關招聘事項及考試成績、聘用結果等,可進行電話查詢.
(四)應聘人員須確保聯系方式準確、暢通。因應聘人員通聯不暢所造成的后果,由應聘人員自行負責。
(五)本次招聘工作全程由紀委監察審計室負責監督。以個人名義反映的應簽署或自報本人真實姓名;以單位名義反映的應加蓋本單位印章。反映公示對象的情況和問題,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得借機誹謗和誣告。
紀委監察審計室地址:惠州城市職業學院明德書院8樓
(六)其它未盡事宜,按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相關規定執行。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 黃老師 彭老師
聯系電話:0752—5708633
郵箱:rlzy2829817@126.com
網址:http://www.hzc.edu.cn
地址: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惠南大道明德路1號
原標題:惠州城市職業學院2018年招聘合同制教師公告
點擊下載>>>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