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東慶云縣事業單位招聘公告【招211人】
為進一步優化我縣事業單位人員結構,事業單位人員素質,增強事業單位發展活力, 按照《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2號)、《山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規程》(魯人社發〔2015〕6號)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2018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211名工作人員(具體崗位見附件),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聘范圍和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適應崗位的身體條件;
(三)年齡35周歲以下(1982年4月20日以后出生);應聘慶云縣人民警察訓練中心崗位的要求30周歲以下(1987年4月20日以后出生);
(四)符合招聘崗位要求的條件;
(五)應聘慶云縣人民警察訓練中心崗位的考生除具備聘用為事業單位人員的基本身體條件外,還應當符合外觀無明顯疾病特征(如五官畸形、不能自行矯正的斜頸、步態異常等),無影響面容且難以治愈的皮膚病(如白癜風、銀屑病、血管瘤、斑痣等),無色盲,無嗅覺遲鈍,無文身,無肢體功能障礙;單側裸眼視力不低于4.8;報考法醫崗位的考生,要求單側矯正視力不低于5.0;單側耳語聽力不低于5米等身體條件的要求;符合招聘人民警察的標準要求;
(六)應聘慶云縣海島金山寺景區管理處崗位從事接待講解工作的考生,要求形象氣質較好,女性身高不低于1.6米,男性身高不低于1.7米;具有普通話二級甲等及以上等級證書;
(七)定向招聘崗位:根據省市有關規定,由我省招募和選派的在慶云服務、慶云生源或具有慶云戶籍的“三支一扶”、“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以下簡稱服務基層項目人員),服務滿2年且完成協議書(合同)規定的服務期限、考核合格,3年內(2014年、2015年、2016年)可應聘;入伍前取得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及以上學歷(學位)的退役士兵或入伍前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退役后復學取得本科及以上學歷(學位),且是我縣接收的退役大學生士兵,可應聘符合崗位條件的面向退役大學生士兵的招聘崗位。已享受優惠政策被錄用為公務員或招聘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服務基層項目人員,曾受過刑事處罰或嚴重警告及以上處分的退役大學生士兵不能再報考定向招聘崗位。
香港和澳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可應聘符合條件的崗位,取得祖國大陸全日制普通高校學歷的臺灣學生,可應聘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符合條件的崗位。
取得高級工、預備技師職業資格的高級技校或技師學院全日制畢業生,可分別按照全日制高職(大專)、本科畢業生應聘符合條件的崗位。
(八)招聘崗位要求的所有資格、資質及證書(含海外留學人員的學歷、學位認證書),應聘人員均須于2018年4月20日之前取得,其中2018年應屆畢業生所有資格、資質及證書須于2018年7月31日前取得。
(九)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報考:
1、我縣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含試用期);
2、我縣公開招聘的后備教師;
3、我縣醫院公開招聘的備案制管理人員;
4、曾受過刑事處罰和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
5、現役軍人;
6、在讀全日制普通高校非應屆畢業生(也不得用已取得的學歷報考);
7、受過勞動教養、少年管教或強制隔離戒毒的人員,以及有6個月及以上非公派海外留學經歷,無法進行有效考察的,不得應聘慶云縣人民警察訓練中心崗位;
8、凡與聘用單位負責人員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近姻親關系的應聘人員,不得應聘該單位人事、財務、紀律檢查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崗位;
9、法律法規規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員。
二、報名和資格審查
報名采取統一時間、網上報名、網上初審、網上查詢、網上繳費的方式進行。
(一)報名
報名時間: 2018年4月20日9:00至4月23日16:00
查詢時間:2018年4月20日11:00至4月24日16:00
繳費時間: 2018年4月20日11:00至4月25日16:00
1、報名方式:應聘人員登錄慶云縣人社局網站(http://www.qingyun.gov.cn/n31116548/n31119912/n31121448/index.html)工作動態欄報名入口,如實填寫、提交相關個人報考信息資料。每人限報一個崗位。報名人員在資格初審前多次登錄填交信息的,后一次填報自動替換前一次填報信息。待審期為2個小時,自完成提交報名信息算起。報名資格一經初審通過,不能更改。應聘人員必須使用二代有效身份證報名,報名與考試時使用的身份證必須一致。
鑒于參考的現行高等教育專業目錄中未能完全涵蓋一些舊專業、新興學科、國外學科等,請應聘人員及時查閱現行專業目錄,核實是否屬于專業目錄中的專業。如不屬于現行專業目錄中的專業,且應聘人員認為所學專業為招聘崗位專業條件設置的近似專業,應當主動聯系招聘單位介紹基本情況。必要時,應當提供相應的主干學習課程等證明材料。招聘單位將根據招聘崗位的履職需要,認定是否屬于近似專業。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