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重慶長壽區第二季度事業單位招聘公告【136人】
(四)資格審查
重慶市長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 局、重慶市長壽區監察局和招(選)聘單位共同對報考人員進行資格審查。資格審查合格者,按規定繳納筆試考務費(50元/科)。
(五)領取《準考證》
報考長壽區中醫院的考生,經資格審查合格后在報名處當場發給《準考證》;報考其他單位的考生,于2014年6月14日(星期六)下午14:30—17:00憑繳費收據和本人居民身份證在重慶市長壽區人力資源培訓考評中心領取《準考證》。
(六)開考比例
招(選)聘崗位人數與實際報名人數未達到1:2的,相應遞減擬招(選)聘崗位人數至規定比例(按照四舍五入計算);無法遞減的,取消招(選)聘。其中,屬急需緊缺崗位或特殊人才的,報市人力社保局核準后,可適當放寬開考比例。因招(選)聘崗位取消而不能參加招(選)聘考試的報名者,退還其筆試考務費。
五、考試考核
考試考核分筆試和面試,由重慶市長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 局和招(選)聘單位共同組織實施。應聘人員憑居民身份證、準考證在規定時間到指定地點參加考試考核。
(一)筆試
1.筆試方式
筆試采取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
2.筆試時間及地點
(1)報考長壽區中醫院筆試時間為2014年6月6日(星期五)下午14:00—17:30,筆試地點見《準考證》。
(2)報考長壽區其他單位筆試時間為2014年6月15日(星期天)上午8:30—12:00,筆試地點見《準考證》。
3.筆試科目及分值
公開招聘的筆試分為公共科目筆試和專業科目測試,每科分值100分,總分值為200分。公共科目筆試為《綜合基礎知識》。專業科目測試按報考崗位分為:報考長壽區衛生局醫療衛生崗位考《醫學基礎知識》(考試主要內容為生理學、解剖學知識)。報考長壽區衛生局非醫療衛生崗位和長壽區其他單位崗位考《管理基礎知識》(考試內容以2014年上半年頒布的考試大綱為準)。
公開選聘的筆試科目為《綜合知識測試》,總分值100分。《綜合知識測試》重點測試報考者的政治思想理論水平、政策理論水平、調查研究能力、應變處置能力、決策分析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素質。考試范圍包括:黨和國家的重要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機關應用文寫作、時事政治等方面的內容。
報考長壽區中醫院的考生筆試成績、進入面試人員名單,于2014年6月7日(星期六)上午8:00在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袁家崗校本部)報名處公布。
報考長壽區其他單位崗位的筆試成績、進入面試人員名單于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上午10:00在長壽政府門戶網公布。
(二)面試
1.面試比例及面試人選的確定
按照1:2的比例,根據報考該崗位人員的筆試成績從到低分依次確定面試人選(筆試成績按四舍五入處理,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數)。若最后一名面試人選成績出現并列,則并列進入面試。未達到規定比例的,相應遞減擬招(選)聘崗位人數至規定比例(遞減后的招(選)聘崗位人數按“實際參加面試人數×面試比例”公式計算,出現小數按四舍五入法計算)。其中,特殊崗位或急需緊缺人才經市人力社保局認定同意后,可適當放寬面試比例。無法遞減的,考生筆試成績需達到其他崗位進入面試人員的最低成績,方可進入面試。經確認自動放棄面試資格者,取消面試資格,其缺額在報考同一崗位人員中按筆試成績從到低分依次遞補。參加面試人員按規定繳納面試費。
2.面試時間、地點及方式
(1)報考長壽區中醫院在重慶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袁家崗校本部)專場招聘的面試時間為2014年6月7日(星期六)上午8:30。面試地點另行通知。面試方式為結構化面試加專業知識答辯。
(2)報考長壽區衛生局(除中醫院)崗位的面試時間為2014年6月22日(星期天)上午8:00,面試地點另行通知。面試方式為結構化面試加專業知識答辯。
(3)報考長壽區除衛生局外其他單位崗位的面試時間為2014年6月21日(星期六)上午8:00。面試地點、方式另行通知。
參加面試的考生須于面試當日上午8:00前到面試候考室報到,逾期未到按自動放棄面試資格處理。
3.面試分值
面試總分值100分。面試成績當場公布。面試成績未達到60分者,不得確定為體檢人選。面試考官對考生面試成績評定在90分以上或60分以下的,須在評分表中注明原因。考生面試最后成績在60分以下的,考官組應寫出書面材料報重慶市長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 局備案。
(三)考試考核總成績計算
1.公開招聘崗位的考試考核總成績=公共科目筆試成績×30%+專業科目測試筆試成績×30%+面試成績×40%。
2.公開選聘崗位的考試考核總成績=綜合知識測試筆試成績×50%+面試成績×50%。
3.總成績計算結果若出現小數,則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兩位小數。
考試考核總成績、進入體檢人員名單、體檢時間和地點將于面試結束后在面試處和長壽政府門戶網公布。
六、體檢及考察
關注更多內容:事業單位考試網 輔導課程 考試資訊 備考資料 歷年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