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重慶市屬事業單位招聘《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考試大綱
掌握知識的策略。包括注意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復述策略、編碼與組織策略。
學習監控策略。包括計劃策略、監視策略。
四、分類學習
1.知識的學習
知識的含義。知識通常有兩種意義,一種指人類知識,即經常以書籍、計算機或其他載體來儲存,構成人類所具有的信息總和;另一種指個體知識,即個體的頭腦中所具有的信息總和。
知識的類型。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
知識的建構。陳述性知識建構的基本機制是同化,程序性知識建構的基本機制是產生式。
知識的理解。
錯誤概念的轉變。
知識的整合與應用。
知識的遷移。
2.技能的學習。
技能的含義。技能是通過學習而獲得的一種合法則的活動方式。它是一種活動方式,區別于程序性知識。
技能的類型。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技能的形成和培養。
3.問題解決與創造性學習
問題的含義。它是給定信息與目標之間的某些障礙。分為結構良好問題和結構不良問題。
問題解決的含義。問題解決指由問題引發,運用一定的知識和認知策略解決疑難的過程,或運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掃除障礙,從而將初始狀態轉化為目標狀態,產生新答案的過程。
問題解決的基本過程。理解和表征階段;尋求解答階段;嘗試解答階段;評價反思階段。
問題解決的影響因素。有關的知識經驗,個體的智力與動機,問題情境與表征方式,思維定勢與功能固著,原型啟發與醞釀效應。
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創造性學習。
創造性的含義。
創造性的基本結構。創造性認知品質、創造性人格品質和創造性適應品質。
創造性學習的培養措施。
第四章 教師職業素養
第一節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一、教師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含義和特點
教師職業道德含義與結構
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
教師職業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教師職業道德評價
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含義、特點和原則。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意義。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內容。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形成和培養。
第二節 教師專業結構、標準與發展
一、教師的素養結構
教師素養含義和內容。教師的素養。
二、教師專業標準
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內容。教師的專業發展。
原標題:《教育公共基礎知識》考試大綱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