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br id="ydhfw"><table id="ydhfw"><p id="ydhfw"></p></table></wbr>
    <track id="ydhfw"><table id="ydhfw"></table></track>

    <u id="ydhfw"></u>
    <source id="ydhfw"><input id="ydhfw"><div id="ydhfw"></div></input></source>
    400-900-8885

    2020江蘇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博士后招聘公告

    藥學院簡介

    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成立于2002年,現為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藥理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藥學一級學科為江蘇省重點學科,入選江蘇高校優勢學科三期建設項目。藥理毒理學與化學進入ESI數據庫全球研究機構排名前1%。

    學院現有正副教授40余人,博士生導師22人、碩士生導師20人。現有國家“百千萬”人才1人、國家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江蘇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創新團隊2個、江蘇省“雙創團隊”1個、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5人、江蘇省特聘教授1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4人、江蘇省雙創人才3人等。

    學院現設有7個學系(化學系、臨床藥學系、臨床藥理學系、藥物化學系、藥物分析學系、藥劑學系、核藥學系)、1個研究所(干細胞與神經再生研究所)、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心腦血管藥物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基因藥物技術中心)、1個省級教學示范中心(江蘇省藥學綜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院近年來承擔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青年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在內的各類重大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及青年基金年均10余項。發表SCI論文年均50余篇,包括Nat Med, Circulation, Neuron等國際刊物,篇均IF為4.0以上。授權的國內專利年均10項。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獎一等獎2項,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

    招聘條件

    1.申請者應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年齡在35周歲以下,原則上不能申請其博士畢業單位同一個一級學科的流動站。

    2.申請者近三年內學術成績應達到以下要求之一:

    (1)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SCI收錄期刊上發表1篇影響因子≥3.0的科研論著。

    (2)主持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

    (3)獲得科研成果獎勵排名前5或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排名前3。

    招聘類型

    1. 統招博士后:全時全職來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員(含外籍人員)。

    2. 在站期限:一般為2年,可在2-4年內靈活確定在站時間,最長不超過6年。

    申請程序

    1. 全年接受入站申請。

    2. 申請人可提前與合作導師聯系,并將個人簡歷及證明材料發送至導師或學院聯系人郵箱(見文末,主題請注明“博士后應聘 + 姓名”字樣)。

    薪酬待遇

    1.年度總收入約為28-35萬元(稅前),含個人及單位繳納的各類社會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博士后生活津貼、租房補貼等。

    2. 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傾斜政策:博士后在站期間可按照學校相關規定參加相應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凡達到我校副教授或副研究員任職基本條件,在站期間主持科研項目1項,且在SCI收錄期刊上發表1篇影響因子≥7.0的科研論著(博士后本人為第一署名人或通訊作者,第一署名單位是南京醫科大學),即予以聘任,不差額評審;受聘職務后,即享受副教授或副研究員的薪酬待遇。

    3. 科研績效:博士后在站期間獲得的科研項目及產生的科研成果,按《南京醫科大學科研津貼發放辦法》發放科研津貼,享受校內教師同等待遇。

    4. 專項科研經費:學校對經批準延期滿一年的校本部統招博士后,給予其合作導師10萬/年的專項科研經費,用于支持博士后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專項科研經費額度20萬元,按相關文件執行。

    5. 優先留校:學校對在站期間工作的博士后優先留校任教;對符合學校高層次引進人才條件的博士后,可按人才引進政策直接予以引進。

    6. 博士后參照我校事業編制人員享受公費醫療待遇(不含外籍博士后)。

    7. 學校支持博士后申報各類項目。

    聯系方式

    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網址:http://yxy.njmu.edu.cn/。

    聯系人:冒老師,025-86868467。

    Email:yxy@njmu.edu.cn。

    導師一覽

    藥理學

    季勇教授

    季勇教授現為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江蘇省心腦血管藥物重點實驗室主任,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蘇省333工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兼任《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副主編(亞洲地區),國際動脈粥樣硬化學會中國分會理事,國際心臟研究會中國分會委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生物活性小分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長期從事主動脈夾層、糖尿病血管并發癥、動脈粥樣硬化、心室重構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分子機制及藥物的防治研究。先后主持各類科學基金項目10余項,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及面上項目。提出多個心血管疾病干預靶點,揭示了多種病理過程發生新機制,在國際高水平期刊Circulation, Cir Res, Nat Commun,Hepatology,Diabetes, Antioxid Redox Signal等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2項。以第一發明人身份獲得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

    主要研究方向:1.主動脈夾層、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血管損傷、心室重構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分子機制及藥物的防治;2.活性氣體信號分子NO及其介導的蛋白質巰基亞硝基化修飾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3.活性氣體信號分子H2S及其介導的蛋白質巰基硫化修飾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Email:yongji@njmu.edu.cn

    韓峰教授

    韓峰教授現為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課題組主要圍繞危害人類健康的神經精神疾病與心腦血管重大疾病,開展發病機制和藥理毒理學研究,關注神經血管單元信號組分間通訊規律,同時兼顧藥物新靶點發現、臨床生物標志物發現及創新藥物研發。《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副主編;《Cellular and Molecular Neurobiology》編委;日本Tohoku University客座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近年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重點項目、重點國際合作研究項目、重大研究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項目,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創新團隊等。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成果獎一等獎(2/7)、省自然科學獎等獎勵。作為通訊作者的研究工作發表在Neuron、Molecular Psychiatry、J Exp Med、Cell Res、J Am Chem Soc等雜志。因科研工作需要,現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從事化學生物學、生物信息學、材料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等藥學學科交叉研究方向的博士后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1. 腦血管及神經系統重大疾病發病機制及藥物靶標研究;2. 利用活體雙光子技術解析神經血管單元損傷機制及創新藥物研究;3. 基于化學生物學的熒光示蹤及藥物機制研究;4. 基于結構生物學/藥理學的藥物靶標確證;5. 臨床藥學關鍵科學問題研究。

    Email:fenghan169@njmu.edu.cn

    劉妍教授

    劉妍教授現為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干細胞與神經再生研究所副所長,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自然青年基金獲得者,江蘇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入選江蘇省雙創人才、雙創人才團隊、三三三人才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和六大人才高峰團隊。劉妍教授于2011獲復旦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從事5年的人多能干細胞定向分化與再生醫學研究,師從干細胞再生科學家Su-Chun Zhang教授。劉妍教授研究著重于:1. 人多能干細胞的定向分化;2.針對認知障礙在模式動物中開展細胞替代治療研究;3.在靈長類開展iPSC自體移植治療的臨床前評估;4.應用病人iPSC開展疾病發病機理的研究。研究成果多次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 Cell Stem Cell,Nature Protocol, Stem Cell Reports和 Cell Reports、elife等國際期刊。劉妍教授目前為江蘇省神經科學學會青年副主委、江蘇省神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雙人人才協會理事、江蘇省發育生物學學會理事、中國細胞生物學會會員、中國神經科學學會會員等,目前主持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自然面上項目、江蘇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項基金,作為研究骨干參與科技部重大研發專項一項。擔任Stem cells等雜志審稿人、Stem cell international雜志客座編輯等。獲美國專利1項。

    主要研究方向:1.人多能干細胞向特定神經譜系的定向分化;2.應用人多能干細胞進行人腦發育研究;3.應用病人iPSC開展神經疾病發病機理的研究。

    Email:yanliu@njmu.edu.cn

    陳宏山教授

    陳宏山教授現為校特聘教授,江蘇省特聘醫學專家,江蘇省特聘教授;江蘇省心腦血管藥物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中心教授。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的表觀遺傳學機制及藥物開發。近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Molecular Cell、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Nature Protocols、Oncogene、Cancer Research等國際知名雜志上發表多篇文章。2016年底作為高層次引進人才受聘于南京醫科大學,承擔課題多項。

    主要研究方向:動脈粥樣硬化、主動脈夾層及心室重構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分子機制及藥物的防治。

    Email:hongshanchen@njmu.edu.cn

    高原青教授

    高原青教授于2015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神經科學專業博士畢業。2012-2015年在德國慕尼黑亥姆霍茲研究所糖尿病與肥胖分所從事代謝疾病的中樞調控機制研究。2015-2017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醫學中心從事下丘腦小膠質細胞與系統代謝控制的關系研究。2017年底回國,作為高層次引進人才受聘于江蘇省心腦血管藥物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代謝疾病的中樞調控機制與小膠質細胞參與的調控過程,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 Reports、Diabetes、Molecular Metabolism、Glia等國際知名雜志上。

    主要研究方向:1. 小膠質細胞介導的代謝免疫炎癥、突觸修剪與神經發育;2. 中樞糖脂代謝、轉運與中樞感應機制;3. 代謝疾病中下丘腦與心血管活動的應答機制。

    Email:yuanqinggao@njmu.edu.cn

    馬騰飛教授

    馬騰飛,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14-2018年在美國Texas A&M大學從事神經元突觸可塑性與酒精成癮等相關研究,2018年9月作為高層次引進人才受聘于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近年主要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 Biological Psychiatr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等國際期刊。現因研究工作需要,課題組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員1-2名。課題組所在的研究平臺條件優良,科研氛圍濃厚,可以為受聘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實驗室主要技術條件:電生理學技術、在體與離體光遺傳學技術、在體與離體鈣影像學技術、單突觸神經元示蹤技術、3D重建細胞內示蹤技術。

    主要研究方向:1.突觸可塑性機制及其在神經系統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2.研究神經元環路在成癮中的作用及機制。3.藥物的研發與神經保護作用機制研究。

    Email:tfma@njmu.edu.cn

    呂丘侖教授

    呂丘侖,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2013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博士期間,主要從事心血管疾病的遺傳分析及相關功能研究。2013-2018年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健康研究中心及佐治亞州立大學分子醫學轉化中心,從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研究,例如急性心肌梗死,肥厚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等。2019年1月回國,作為高層次引進人才被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聘為教授 。近年來發表SCI學術論文30余篇,收錄在Circula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雜志,均篇影響因子為10.3。主持科研項目多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

    主要研究方向:1.心力衰竭的分子機制;2.代謝疾病中的心血管功能障礙的調控機制;3.心血管藥物篩選及心血管疾病動物模型驗證;4.中藥和小分子藥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藥理毒理學研究。

    Email:qiulunlu@njmu.edu.cn

    臨床藥學

    陳蕓教授

    陳蕓教授2008 年被南京醫科大學作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特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藥學院臨床藥學學術帶頭人。2017 年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并曾入選江蘇省 333 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以及南京市高層次人才等。先后主持NSFC青年基金、面上基金等十余項,發表SCI論文四十余篇,授權專利多項。

    主要研究方向:建立和發展多肽、蛋白質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定量檢測方法揭示標志性生物大分子在疾病發生發展中的生物學功能。

    Email:ychen@njmu.edu.cn

    藥物分析學

    胡琴教授

    胡琴教授現為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副院長。胡琴課題組主要從事半導體量子點及碳點研究,并且將此類熒光納米材料與金屬有機骨架結合作為熒光傳感器應用于生命系統微量物質分析等研究工作,近五年發表高水平SCI論文40余篇(其中IF>8 兩篇,IF 5-7 十四篇),國家專利授權8項。現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和江蘇省科技廳自然基金項目。實驗室提供良好的實驗條件及充裕的研究經費。

    主要研究方向:1.納米熒光生物傳感器的研究;2.納米熒光生物成像研究。

    Email:huqin@njmu.edu.cn

    都述虎教授

    都述虎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選者,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藥物分析學系主任。本課題組近10年來,主要開展熒光納米傳感器、拉曼光譜和分子印記技術等研究,并地應用于生物/疾病標志物檢測和天然產物/中藥活性成分、農藥及藥物殘留等復雜樣品分離與分析;并在Anal. Chem., J. Nat. Prod., Biosens. Bioelectron., J. Chromatogr. A, Analyst和Anal. Chim. Acta等重要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先后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現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國家863 計劃項目1項、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1項、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1項,2017年獲江蘇中醫藥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次。

    主要研究方向:1.現代藥物分析;2.天然產物分離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究。

    Email:shuhudu@njmu.edu.cn

    藥物化學

    方一民教授

    方一民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目前已發表SCI論文3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cc Chem Res、Chem Sci、Anal Chem等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4篇。主持的科研項目包括:南京醫科大學高層次引進人才啟動基金、南京醫科大學優青培育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青年基金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

    主要研究方向:圍繞生物醫學和納米材料科學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發展新型的光學成像方法,開展基于單分子、單納米粒子、單病毒和單細胞的免標記光學顯微成像研究:1.新型免標記光學成像方法的開發; 2.單病毒、單細胞的免標記成像研究;3.單個酶、單個納米材料的催化性質的研究。

    Email:yfang @njmu.edu.cn

    霍達教授

    霍達,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九三學社成員,江蘇省特聘教授(2020)。本科(2010)及博士(2015)畢業于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導師胡勇教授。2015-2019于佐治亞理工學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夏幼南教授,2019年加盟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藥物化學系。2014-2020年間,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及通訊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含Nature Communications 2篇,Advanced Materials 2篇,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篇,JACS, Nano Letters, ACS Nano, Chemical Reviews各1篇,Biomaterials 6篇。因課題組發展需要,現誠聘海內外博士研究生加盟課題組圍繞上述研究領域共同開展研究,擬聘用研究人員應當對科研探索具有一定熱情,生活態度積極樂觀,擅于表達內心訴求,同時應當至少具備如下所述研究背景之中的一種:細胞器動態分析,超分辨成像,貴金屬結構/晶相控制合成,蛋白冠分析。課題組將為入選申請人未來開展研究提供必要的經費以及硬件支持,同時協助申請國家以及省級青年基金項目等。

    主要研究方向:1.納米顆粒物生物分子凝聚物研究;2.基于類器官模型的納米材料細胞生物學研究;3.基于代謝重編程和衰老靶向的納米藥物研究。

    Email:huoda@njmu.edu.cn

    藥劑學

    徐華娥教授

    徐華娥教授,博士生導師,特聘教授,藥學院藥劑學系主任。研究方向:多功能智能納米遞藥平臺的構建及在重大疾病(如腫瘤,缺血再灌注損傷等)中的應用。近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CS Appl Mater Inter, Nanoscale, Nanomedicine等國際知名雜志上發表多篇文章。2019年2月作為高層次引進人才受聘于南京醫科大學。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南京醫科大學高層次引進人才專項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因課題研究需要,擬招收博士后1名,化學生物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均可。

    主要研究方向:1.納米載藥相關研究:如基于子或者小分子自組裝的智能靶向納米遞藥體系的構建;2.抗腫瘤藥物評價相關研究:腫瘤相關模型的構建以及采用分子生物學或免疫性等手段研究抗腫瘤相關機制等;3.其他疾病(如心腦缺血、肺動脈高壓、癲癇等)中納米遞藥體系的應用評價。

    Email:xuhuae@njmu.edu.cn

    李玲玲教授

    李玲玲,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11年畢業于南京大學分析化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2019年3月作為高層次引進人才受聘于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藥劑學系。主要研究方向為光/電納米材料的生物醫學應用,以新型光/電功能納米材料為工具,圍繞生物醫學領域的相關科學問題開展研究,包括:1. 功能納米材料的制備;2. 光/電納米生物傳感;3.智能納米藥物遞送系統。近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學術論文20余篇,收錄在Chem. Soc. Rev.、 Adv. Funct. Mate.、 Nano Today、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Anal. Chem.等國際學術期刊上,累計影響因子>150,總被引次數>2300,其中包括6篇ESI高被引論文。

    主要研究方向:光/電功能納米材料制備;納米電化學;診療一體化納米藥物載體。

    Email:lill@njmu.edu.cn

    (責任編輯:李明)

    直播公開課
    網校師資
    會員免費專區
    會員特惠專區

    日利奇之5-20下,學生用戶胡

    • 年度會員年度會員 68
    • 終身會員 198
    尊享12大會員特權
    1. 好課免費

    人工咨詢

    全國統一咨詢熱線

    400-900-8885

    課程咨詢請按1
    售后服務請按2
    9:00-21:00 節假日不休

    商務合作

    企業微信

    微信掃碼添加

    考編考證必備小工具
    中公網校小程序
    精選免費公開課
    中公網校視頻號
    中公教育官方網課平臺
    中公網校極速版APP
    資訊答疑試題
    中公網校公眾號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0218183號-41 京ICP證16118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0664號 電子營業執照

    日韩欧美国产偷亚洲清高_欧美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_国产AⅤ无码片一级毛片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久久精品
  • <wbr id="ydhfw"><table id="ydhfw"><p id="ydhfw"></p></table></wbr>
    <track id="ydhfw"><table id="ydhfw"></table></track>

    <u id="ydhfw"></u>
    <source id="ydhfw"><input id="ydhfw"><div id="ydhfw"></div></input></source>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永久免费 |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五月天婷婷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国产aⅴ人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