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廣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高層次人才招聘啟事
單位簡介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坐落于中國廣州美麗的珠江畔,是我國近代第一家西醫醫院、中國西醫教育的搖籃、孫中山先生學醫及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中山大學醫科的發祥地,至今已有185年歷史。百年傳承,醫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并正建成擁有院本部-南院區-海珠新院區“小三角”,花都院區-增城院區-深汕中心醫院“大三角”格局的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醫院。
醫院現有、省級臨床重點???2個,重點打造腫瘤學科群、泛血管學科群、婦兒學科群、免疫代謝學科群、老年康復學科群、頭頸疾病學科群。以腫瘤、免疫、腦神經科學、生殖發育為主要基礎研究方向,以醫工融合為特色應用基礎研究方向,擁有各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16個,近三年新增“長非編碼RNA與重大疾病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入選“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工程(腫瘤方向)”,并入選“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單位”。擁有院本部和生物島醫研中心公共實驗平臺,南院區生物樣本庫、I期臨床研究中心,增城院區急危重癥實驗室,南海臨床免疫創新研究所(在建)、院本部教學科研樓(在建)等科研實驗場地超40,000?,配備先進齊全、價值過億的科研儀器設備,打造了“拎包入駐”的科研工作環境。
醫院人才薈萃,研究基礎雄厚。2019年11月院長宋爾衛教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在院領導班子的帶領下,醫院秉承“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暢通人才引進渠道,并搭建了層層遞進的“金字塔”型人才培育體系。經過大力引進與悉心培養,截至目前我院已擁有教育部高層次人才、萬人計劃、國家杰青優青、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寶鋼獎、求是獎等(或等同于)人才項目(獎勵)獲得者36人,擁有珠江學者、省特支、省杰青、珠江人才計劃、南粵教師、珠江科技新星等省部級、廳局級人才項目(獎勵)獲得者148人。
醫院承擔各級研究任務的能力突出,年度科研經費逾1.6億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年立項數保持在全國醫院前20名,已獲批的標志性項目有973計劃、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創新研究群體、國家自然重大項目等。研究成果發表在如《Cell》《Nature Immun》《Hepatology》《Adv Funct Mater》等國際學術期刊,成果曾入選“2003年度世界十大科技”、教育部2008年和2018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一批科技成果獎。
大潮起珠江,揚帆正當時!為加快推進研究型醫院建設,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面向全球英才發出誠摯的邀請:加盟逸仙,共創偉業,為健康中國!
招聘方向
醫學、生命科學及相關傳統或交叉學科。重點招聘方向:
1腫瘤生物學(偏重腫瘤微環境)
2代謝免疫與炎癥(代謝性疾病免疫、感染免疫、血管炎癥相關疾病)
3腦科學與類腦科學
4醫學大數據與生物信息
5醫工結合相關領域(醫療設備研發、生物醫學材料、3D打印)
招聘崗位
“百人計劃“引進人才
①領軍人才:從事具有重大創新性、發展前景以及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重要創新和重大影響的標志性成果。年齡不超過50周歲。②中青年杰出人才:具有特別的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潛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創新前景,獲得海內外認可的專業成就,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頂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或取得公認的科研成果。年齡不超過40周歲。③青年學術骨干:具有活躍的創新思維、較強的創新能力和突出的發展潛力,取得高水平、創新性的專業成就。年齡不超過35周歲。
臨床學科人才
具備精湛的臨床醫療水平,獨樹一幟的臨床專業特長,獲得行業認可;在相關專業領域具有較強的學術造詣及影響力,取得突出的科學研究成績。年齡不超過50周歲,急需緊缺學科人才優先。
博士后
年齡在35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的海內外博士。
聯系方式
聯系人:陳老師,黃老師,宋老師
電郵:zseyrcgz@126.com
電話:86-20-81332326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沿江西路107號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人力資源部
單位官網:http://www.syshospital.com/
原標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高層次人才招聘啟事
文章來源:http://uems.sysu.edu.cn/hrrecruit/project/zsdx/defalt/recruitNoticeView.jsp?FM_SYS_ID=hrs&entityId=EDEB148F2E2F4DF9901DCBC01FED0474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