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專業基礎知識:腦卒中并發癥的護理
醫療衛生招聘信息匯總 | ||
近期熱門考試匯總 | 醫療專業條件 | 學歷要求 |
備考技巧 |
醫基打卡督學營 | 醫療衛生備考禮包 |
腦卒中作為現代社會逐漸高發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造成腦的供應動脈塊窄或閉塞及非外傷性的腦實質性出血,并出現相應臨床癥狀及體征。包括缺血性腦卒中及出血性腦卒中,腦卒中病人外科治療后有可能會面臨各種并發癥,因此外科手術后也不能掉以輕心,下面小編就一一介紹關于腦卒中并發癥出現的原因及相關護理。
1.腦脊液漏:注意觀察切口敷料及引流情況。一旦發現有腦脊液漏,及時通知醫師妥善處理。病人取半臥位、抬高頭部以減少漏液;為防止顱內感染,使用無菌繃帶包扎頭部,枕上墊無菌治療巾并經常更換,定時觀察有無浸濕,并在敷料上標記浸濕范圍,以估計腦脊液漏出量。
2.顱內壓增高、腦疝:術后均有腦水腫反應,應適當控制輸液量和輸液速度;遵醫囑按時使用脫水劑和激素;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觀察生命體征、意識狀態、瞳孔、肢體活動狀況;監測顱內壓變化;及時處理咳嗽、便秘、躁動等使顱內壓升高的因素,避免誘發腦疝。
3.顱內出血:是術后最危險的并發癥,多發生在術后24~48小時。
(1)原因:主要是術中止血不徹底或電凝止血痂脫落;此外,病人呼吸道不通暢、二氧化碳潴留、躁動不安、用力掙扎等引起顱內壓驟然增高也可造成術后出血。
(2)表現:病人往往先有意識改變,表現為意識清楚后又逐漸嗜睡、反應遲鈍甚至昏迷。大腦半球手術后出血常有幕上血腫表現,或出現顳葉鉤回疝征象;顱后窩手術后出血具有幕下血腫特點,常有呼吸抑制甚至枕骨大孔疝表現;腦室內出血可有高熱、抽搐、昏迷及生命體征紊亂。
(3)護理:術后應嚴密觀察,避免顱內壓增高的因素。一旦發現病人有顱內出血征象,應及時報告醫師,并做好再次手術止血的準備。
4.感染:常見的感染有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腦膜腦炎。嚴重的切口感染可波及骨膜,甚至發生顱骨骨髓炎和腦膜腦炎。
(1)原因:肺部感染可因高熱及呼吸功能障礙加重腦水腫;腦膜腦炎常繼發于開放性顱腦損傷后,或因切口感染伴腦脊液外漏而致顱內感染。
(2)表現:術后3~4日外科熱消退之后再次出現高熱,或術后體溫持續升高,伴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甚至出現譫妄和抽搐,腦膜刺激征陽性。腰椎穿刺見腦脊液混濁、膿性、白細胞計數升高。
(3)護理:重在預防,如嚴格無菌操作、加強營養及基礎護理。
5.中樞性高熱:下丘腦、腦干及上頸髓病變和損害可使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以高熱多見,偶有體溫過低。中樞性高熱多出現于術后12~48小時,體溫達40℃以上,常伴有意識障礙、瞳孔縮小、脈搏快速、呼吸急促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癥狀。一般物理降溫效果差,需及時采用亞低溫冬眠治療。
6.癲癇發作:多發生在術后2~4日腦水腫高峰期,系術后腦組織缺氧及皮層運動區受激惹所致。當腦水腫消退、腦循環改善后,癲病常可自愈。對擬做皮層運動區及其附近區域手術者,術前常規給子抗癲痛藥物以預防。癲癇發作時,應及時給子抗癲癇藥物控制;病人臥床休息,給氧,睡眠,避免情緒激動;注意保護病人,避免意外受傷,觀察發作時的表現并詳細記錄。
以上是關于腦卒中并發癥患者的相關內容,要想了解其他更多的內容,請鎖定小編。
備考咨詢
醫院招聘 | 衛健委招聘 | 事業單位E類招聘 |
考試內容 | 考試時間 | 醫學基礎知識怎么學 |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