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歸納概括:小技巧
隨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政府對于治理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要求,最直觀反映在考試當中的,即為公務員考試中考察的新趨勢和新要求。就拿申論考試中的歸納概括題型來說,在以往考試中,考生往往只需正確抄下材料中的相關表達即可;而隨著考試趨勢的變化,在現在的考試中,考生除了要會抄寫材料,還需要結合材料進行綜合概括。綜合概括能力的掌握也成為考試中的重點和難點,接下來就與各位考生分享一些綜合概括的經驗和技巧。
一、材料口語化概括
在申論材料中,往往以案例型和觀點型材料居多,而其材料往往以“口語化表達”特點顯著,考生在答題時很難直接去抄寫材料,所以就需要對材料進行綜合概括,主要方法為將口語化表達轉化為書面化表達,這就需要考生通過日常做題和熱點學習,積累相關詞匯,靈活運用在歸納概括中。舉例如下:
1.材料中出現“道路,垃圾桶,房屋,馬路”等相關詞匯,可統一用“基礎設施”概括
2.材料中出現“種植農作物,開工廠,辦民宿”等相關詞匯,可統一用“就業創業”或“產業發展”概括
3.材料中出現“工作人員年齡大,工資待遇低,工作忙”等相關詞匯,可統一用“工作人員隊伍結構”概括
二、現狀轉換概括
在歸納概括題型考察中,結合目前考試趨勢,題干中的概括對象多以“做法”為主。但是在閱讀材料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除了一些直接表達作答的句子之外,還有很多表達的現狀的句子,即:題干中要求找尋“做法”,材料中卻給出“現狀”。其實,這就是目前在考試中經常出現的一種考察方式,那到底面對這種情況,考生又應如何應對呢?答題技巧為:在“現狀描述”前加上動詞引導即可,將“現狀”轉化為“做法”表達。例如材料中說到“目前,國際秀場已竣工,即將迎來‘首秀’。”,將現狀轉化為做法可表達為“建設國際秀場”。
三、主體轉換概括
同樣,還是在歸納概括“做法”中,可能會出現題干要求概括A的做法,材料中卻會出現B的做法。如果考生在閱讀材料中不夠仔細,往往會被誤認為該句子沒有答案要點,最后導致漏點的情況。那么,在了解了這一考點之后,考生又該如何應對呢?答題技巧為:首先仔細閱讀表達B做法的句子,其次找尋句子中隱含的A做法內容,最后規范表達在答案要點中。例如材料中說到“22歲的小溫大學畢業后到社區工作,聽完老馬的宣講后,堅持來‘老馬工作室’實習”,該句子體現為“小溫”的做法,題干要求找“老馬”的做法,發現該句中與老馬有關內容為“聽完老馬的宣講后”,最終轉化為老馬的做法“開展宣講活動”。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