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題庫】申論每周一練:教育工作效能
【給定資料】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教師教書育人能力”。教師要教書育人能力,就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從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度、仁愛之心、弘道追求六個方面深刻闡述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為教師教書育人能力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廣大教師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論述,教書育人能力,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問題】
教育工作是當下國家社會發展的重要一環,教師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請你談談如何做好教育工作。
【參考答案】
對教師來說,想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教師自己首先必須具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心里始終裝著國家和民族,時刻關注時代、關注社會,堅定信仰、信念、信心。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培塑學生的愛國心、報國情、強國志,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
【結合主體談舉措】
陶冶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在我國,人們把教師尊稱為先生,希望教師在為學、為事、為人上能夠為人師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教師既精通專業知識、做好“經師”,又涵養德行、成為“人師”,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教師要教書育人能力,就要崇德修身、嚴以律己,上好每一堂課、關心每一個學生,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結合個人談態度】
秉持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涌現,知識更新空前加快,這對教師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增強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始終處于學習狀態,站在知識發展前沿,刻苦鉆研、嚴謹治學,充實、拓展和自己,以淵博的專業知識、深厚的理論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贏得學生的尊重、得到學生的認可。
【結合價值談追求】
樹立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師既要在“授業”“解惑”上精益求精,更要以“傳道”“弘道”為責任和使命。教師要聚焦“國之大者”、黨之大計,堅定文化自信,站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認識和把握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挖掘好、運用好其中蘊含的豐富精神資源,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增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在文化浸潤、感染、熏陶中有效吸引學生、塑造學生。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