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申論寫作指導:夯實素材之基 運聚焦之“技”
作文寫作是一種思維訓練方式,寫作所展現的學員的邏輯思維、創作思維和批判思維,這就要求我們具有組織語言表達清晰、連貫思維、進行邏輯推理和論證,使文章具有說服力。寫作的過程是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過程,既有助于鞏固知識,還能多種能力,如表達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都是事業單位考試考試所測查的主要能力。所以,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寫好作文呢?
一、素材積累
1、積累一方面可以個人的認知水平,擴大視野,激發創新思維,幫助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問題,提出新的想法和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是寫好作文的,語言和素材的豐富與積累有很大關系。
2、事業單位考試中常見的積累方式有。
(1)人物素材積累:主體+榮譽成績+背景+做法+結果+意義
(2)事務現狀積累: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然后逐層
如:
申紀蘭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共產黨員”“改革先鋒”“最美奮斗者”等稱號。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勛章”。
申紀蘭,1929年出生于山西長治平順縣,17歲嫁到了同縣的西溝村。太行山夾縫中的西溝村“山是石頭山,河是亂石灘”。申紀蘭說:“一句話就是,金、木、水、火、土什么也沒有,人民吃不飽穿不好。”為了讓全村人吃飽肚子,1951年勞動模范李順達聯合幾個互助組成立了合作社。生產規模擴大了,光靠男勞力已完不成生產計劃,李順達提出讓申紀蘭擔任副社長,發動婦女一同參加勞動。年輕時候的申紀蘭不僅會勞動,而且有想法。申紀蘭不僅帶領同村婦女下地,還為她們爭取到了和男勞力一樣的工分。西溝村徹底實現了“男女平等,同工同酬”。
1953年,申紀蘭被評為第一屆全國勞動模范,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1954年,申紀蘭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申紀蘭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議被寫入了新中國的憲法。從25歲第一次當選,申紀蘭是一位連任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上世紀60年代,申紀蘭帶領群眾在“石頭溝”植綠,一次次失敗、一次次重栽,終于把西溝村周邊的太行山種滿了樹。
1973年,申紀蘭被調任山西省婦聯主任。她做出了出人意料的決定,“不領工資,不轉戶口,不定級別,不坐專車”。10年后,任職期滿的申紀蘭回到了西溝,為農民們尋找新的致富方向。申紀蘭說:“我是農民代表,只有生活在他們中間,才能了解他們的疾苦和需求,更好地為他們代言。”
2020年6月28日凌晨,申紀蘭在山西長治逝世,享年91歲。
二、聚焦書寫
1、善于思考。申紀蘭同志在面對太行山夾縫中的西溝村“山是石頭山,河是亂石灘”的困境時,了解村情民俗,開動腦筋,因地制宜的創新方式,激勵生產。首先,聯合勞動模范們成立合作社,擴大生產規模;其次,追本溯源抓住“牛鼻子”,破解“公分不公”難題,為婦女爭取到了和男勞力一樣的工分。
2、一心為民。申紀蘭說:“一句話就是,金、木、水、火、土什么也沒有,人民吃不飽穿不好。” 為了讓全村人吃飽肚子,全心全力扎根到生產一線。為婦女爭取權利,讓西溝村徹底實現了“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助推產業發展致富百姓,申紀蘭帶領群眾在“石頭溝”植綠,一次次失敗、一次次重栽,終于把西溝村周邊的太行山種滿了樹。
3、淡泊名利。申紀蘭被調任山西省婦聯主任。她做出了出人意料的決定,“不領工資,不轉戶口,不定級別,不坐專車”。10年后,任職期滿的申紀蘭回到了西溝,為農民們尋找新的致富方向。申紀蘭說:“我是農民代表,只有生活在他們中間,才能了解他們的疾苦和需求,更好地為他們代言。”
(責任編輯:李明)
- 2025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民族事務委員會所屬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1人公告
- 2024下半年四川樂山市犍為縣考核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第二批擬聘公示
- 2024下半年廣東揭陽市市直事業單位專項招聘博(碩)士研究生擬聘用人員(第二批)公示
- 2024下半年黑龍江大慶市自然資源局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擬錄用人員公示
- 2025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招聘博士擬錄用人員名單公示
- 2025浙江嘉興博思睿招聘1人公告(派遣至許村鎮人民政府)
- 2025年度武漢市事業單位招聘報考數據統計-截止2月20日17時
- 2025山東省事業單位招聘報名人數統計分析:近25.68萬人報名過審,熱門崗位競爭比637:1[截至2月20日16:30]
- [截至2月20日16:30]2025呂梁事業單位報名數據分析:已報名4306人 過審2627人
- 2025福建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王凌云教授課題組項目工程師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