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備考指導:公文寫作格式的密碼
眾所周知,公文寫作是申論中??嫉囊粋€題型,無論是國考還是省考均會出現,掌握公文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對于參加申論考試的應試者來說至關重要。應試者應當系統學習公文寫作的相關知識,熟悉不同文種的寫作規范,通過大量的練習來自己的公文寫作能力,以便在申論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公文寫作有著嚴格的格式要求,不同文種的格式不同,有的公文需要全格式(標題、稱謂、正文、落款、日期)有的公文需要寫三要素(標題、稱謂+正文)而有的公文僅僅需要標題加正文即可,然而文種類型數不勝數,考生無法記憶每一種文種的具體格式,而格式錯誤會直接影響考官對應試者專業能力的評價。因此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小技巧,幫助大家應對不同文種應該如何確定其相應的格式吧!
一、行文之后用于口頭表達
這類文章書寫的目的是為了在某個特定場合進行口頭表述,需要有聽眾,也就是稱謂,而落款和日期通常在開頭以寒暄的形式出現,因此無落款日期,因此,這類文章的基本格式為三要素,即:標題+稱謂+正文。常見文種有:發言稿、講話稿、演講稿、致辭等
二、行文之后用于不同機關之間流轉
這類文章書寫后用于在不同機關之間進行流轉,需要了解彼此分別是誰,也就是稱謂以及落款,因此格式為全要素,全格式,即:標題+稱謂+正文+落款+日期。常見文章有:信、通知、倡議書等
三、行文之后用于機關內部封存
這類文章書寫后無需與外部進行交流,僅單位內部自己留存,因此格式較為簡單,為
標題+正文。常見文種有:總結、報告(內部報告)等
四、其他類
文種豐富多樣,考生不可能全部背誦每一種文種的格式,考場中若出現沒有見過的文
種或者平時進行過學習,但考試時突然遺忘,那么直接寫為“標題+正文”即可。
五、提綱類
文種+提綱,不看提綱,看提綱前文種,以此文種的格式書寫。比如,發言提綱:標
題+稱謂+正文
六、特殊要求
當題干中出現官方微博、官網、微信公眾號;要求中出現:提綱挈領;不考慮格式等信息時可弱化稱謂、落款、日期,直接以“標題+正文”的格式進行書寫即可。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