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公務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判斷推理:“削弱”or“無關”傻傻分不清
削弱型的題目是行測判斷推理部分的必型,這類題目需要通過學習解題方法進行掌握。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同學在分析選項時容易受到無關項的干擾而錯過了削弱項。那此次中公教育就帶大家一起來辨析“削弱”與“無關”,幫助大家分清這兩類選項。
【例1】近年來,一種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在家長圈里流行起來。提供這種檢測的公司聲稱,他們通過唾液獲取兒童的基因,就能分析出兒童具有哪些“特長”,如音樂天賦、數學天賦、交際能力、長跑能力、抗壓能力等。不少家長紛紛花高價為孩子做了這種檢測,他們認為通過這種檢測,可以有的放矢地去開發兒童的天賦和潛能,不再需要通過嘗試過多的興趣班來挖掘兒童的特長。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家長的觀點?
A.有些教師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經驗有的放矢地開發兒童的天賦和潛能
【中公分析】該項說的是“有些教師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經驗有的放矢地開發兒童的天賦和潛能”,但是題干討論的是“通過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是否可以有的放矢地開發兒童的天賦和潛能”,有些老師根據自身經驗可以,那么天賦基因檢測是否可以呢?選項沒說,因此不能削弱。
我們再來看第二道題目:
【例2】研究顯示,約200萬年前,人類開始使用石器處理食物,例如切肉和搗碎植物。與此同時,人類逐漸演化形成較小的牙齒和臉型,以及更弱的咀嚼肌和咬力。因此研究者推測,工具的使用減弱了咀嚼的力量,從而導致人類臉型的變化。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者的觀點?
B.200萬年前人類食物類型發生了變化,這加速了人類臉型的變化
【中公分析】題干中研究者的觀點“工具的使用減弱了咀嚼的力量,從而導致人類臉型的變化”。B項說的是200萬年前人類食物類型發生變化導致人類臉型變化,也就是說更有可能是人類食物類型發生變化導致人類臉型變化,而非題干中工具的使用導致人類臉型變化,能夠削弱研究者的觀點。
通過這兩個題目大家會直觀看到,題干都是說A導致B,兩個例題的選項說的都是C能導致B。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例題1是不能削弱的無關項,而例題2就是削弱呢?
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個分辨方法:即如果選項中的原因與題干中的原因是同一時間段發生的,那么就可以起到削弱作用。也就是在例題2中,題干結論成立是基于200萬年前的情況得到的因果關系,而選項的原因也是發生在200萬年前的情況,同一時間段的原因就可能削弱。
所以今后大家在做削弱題目的時候,遇到C導致B的選項可以通過選項原因與題干原因是否同一時間段發生而判斷是削弱還是無關。
(責任編輯:李明)
- 自貢市關于2025年定向鄉鎮公務員面試資格審查及面試等有關事宜的公告
- 資陽市2025年定向考試錄用鄉鎮機關公務員面試資格復審的公告
- 達州市2025年度定向鄉鎮公務員(參照管理工作人員)面試資格復審及面試有關事宜的公告
- 內江市2025年度從村(社區)干部、工人農民、服務基層項目人員、事業編制人員、退役軍人中考試錄用公務員(參照管理工作人員)筆試成
- 2025年度泰安市面向本土人才考試錄用基層公務員面試公告
- 2025年度泰安市面向本土人才招錄基層公務員筆試成績公示
- 2025年棗莊市面向本土人才招錄基層公務員筆試成績查詢入口官網已開通
- 2025年東營市面向本土人才招錄基層公務員筆試成績查詢入口官網已開通
- 2025山東各地市面向本土人才招錄基層公務員筆試成績|面試公告信息匯總
- 2025年威海市面向本土人才招錄基層公務員筆試成績查詢入口官網已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