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筆試大綱
④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 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 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是創 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了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 響。(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鷟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趙州橋高度 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橋的主要設計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橋頭的碑文里刻著他的名字。
單元導語
建筑園林、名勝古跡是人類創造活動的實物記錄,體現了人民大眾的智慧,具有豐富的文 化內涵。本單元所選課文基本上都是與建筑園林、名勝古跡有關。閱讀這些課文,可以使我們接觸到多種知識,開闊眼界,激發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學習本單元, 要注意課文怎樣抓住特征來介紹事物,要理清說明順利,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相關規定
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課文相關說明
本文為某版《語文》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同單元課文還有《橋之美》(吳冠中)、《蘇州園林》(葉圣陶)、《故宮博物院》(黃傳惕)、《說“屏”》(陳從周)。
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部分)
(一)閱讀課文,完成下列練習
1.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點是什么?試以趙州橋為例,用自己的話說說它是如何體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2.請具體說說作者介紹趙州橋的順序。
3.根據課文內容和插圖,畫出趙州橋的示意圖,標上相應的數據。
(二)為了準確地說明事物,說明文用語很講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去掉,表達的意思有什么變化?
1.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2.《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3.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
4.(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
學生情況
八年級(上),班額50人。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條件
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能夠演示PPT,播放視頻、音頻文件等。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