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重慶市屬事業單位招聘《衛生公共基礎知識》考試大綱
3.集思廣益,團結協作
4.優化技能,強化功底
5.人性服務,呵護心靈
6.膽大心細,堅守慎獨
第五節 臨終關懷與死亡的倫理
一、臨終關懷倫理
(一)臨終關懷的概念
指現代醫學治愈無望的患者提供緩解極端痛苦,維護生命尊嚴,幫助臨終者安寧走完生命最后歷程,對于臨終者家屬提供包括居喪在內的生理和心理關懷的一系列立體化社會衛生保健服務。
(二)臨終關懷的倫理原則
1.照護為主的原則
2.服務的原則
3.人道主義原則
4.適度治療原則
5.注重心理需要的原則
(三)臨終關懷的倫理意義
1.臨終關懷符合生命價值論和公益論原則,體現了生命神圣、質量和價值的統一,強調義務論和公益論的統一
2.臨終關懷是現實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3.臨終關懷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
4.臨終關懷避開了安樂死的道德難題
二、安樂死倫理
(一)安樂死概念
在病人身患無法治愈的疾病、已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且備受病痛折磨,為消除其肉體和精神痛苦,應其要求,應用醫學手段使其無痛苦地結束生命的死亡方式。
(二)安樂死的倫理紛爭
1.贊成安樂死的觀點
(1)符合病人自身利益
(2)尊重病人死亡方式的選擇
(3)體現了生命價值原則
(4)有利于衛生資源的合理分配
2.反對安樂死的觀點
(1)安樂死有悖傳統醫德
(2)安樂死侵犯人的權利
(3)安樂死有礙醫學科學的發展
(4)安樂死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到目前為止,全球僅荷蘭和比利時安樂死已合法化。
三、死亡倫理
(一)死亡標準
心肺死亡標準和/或腦死亡標準
目前世界各國一元死亡標準和二院死亡標準兩種形式并存。有的國家采用一元的心肺死亡標準,即心肺死亡是判斷死亡的條件,如我國;有的國家采用一元的腦死亡標準,如芬蘭,將腦死亡作為確定為判斷死亡的條件。但多數國家采用兩個標準并存的形式。
(二)確立腦死亡標準的倫理意義
1.有利于科學地判定死亡,更好地維護生命的尊嚴
2.有利于醫療衛生資源的合理利用
3.有利于器官移植的開展
4.有利于道德和法律責任的確定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