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試題
試題舉例:2017年安徽小學教師招聘教育綜合知識試題解析
二、多項選擇題:
3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設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的基本辦學條件是( )。
A.有組織機構和章程 B.有符合規定標準的教學場所及設施設備
C.由合格的教師 D.有足夠的辦學資金和穩定的經濟來源
【答案】ABCD。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十七條,設立及其他教育機構,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一)有組織機構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師;
(三)有符合規定標準的教學場所及設施、設備等;(四)有必備的辦學資金和穩定的經費來源。
【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十七條
【難度等級】★
32.下列有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的教師義務的是( )。
A.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B.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
C.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D.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答案】ABD。解析:教師法第八條教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二)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三)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四)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五)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C選項是教師權利。
【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八條、第九條
【難度等級】★
33.小學課外、校外活動的主要特點有( )。
A.強制性 B.自主性 C.靈活性 D.實踐性
【答案】BCD。解析:課外活動的特點包括:組織上的自主自愿性、形式上的靈活多樣性、內容上的靈活性和廣泛性、過程上的實踐性。
【知識點】教育學——班主任工作——課外活動——課外活動概述——課外活動的特點
【難度等級】★
34.下列現象中能導致感受性提高的有( )。
A.暗適應 B.明適應 C.嗅覺適應 D.感覺補償
【答案】AD。解析:暗適應指的是從亮的環境到暗的環境,開始看不到東西,后來逐漸看到了東西,是感受性提高的過程。明適應指的是從暗的環境到亮的環境,開始覺得光線刺得眼睛睜不開,很快就習慣了,是感受性降低。
【知識點】心理學——中小學生認知發展——感知覺——感覺——感覺的一般規律——感受性變化的規律(感覺現象)
【難度等級】★
35.心智技能形成的表現有( )。
A.思維活動方式的自動化 B.外部言語活動減少
C.以內部言語為主 D.快速高效地解決新問題
【答案】ABCD。解析:加里培林的心智發展階段理論:1、活動定向階段(準備階段);2、物質活動和物質化活動階段;3、出聲的外部語言活動階段;4、無聲的外部語言活動階段;5、內部語言的活動。
【知識點】心理學——學習與學習理論——心智技能的形成與培養——國外關于心智技能形成理論
【難度等級】★★
三、辨析題(共3題,每題5分,共15分)
36.激情與應激是兩種不同的情緒狀態。
【參考答案】此種說法是對的。激情是一種爆發強烈而持續時間短暫的情緒狀態,多帶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較明顯的外部行為。強烈的、短暫的、爆發式的。應激是出乎意料的緊迫情況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所以,激情和應激是兩種不同的情緒狀態。
【知識點】心理學——中小學生情緒、情感和意志——情緒——情緒的種類
【難度等級】★
37.對違紀學生的經濟處罰是德育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37.【參考答案】此種說法是錯誤的。罰款是我國行政處罰的方式之一,只有國家行政主管機關及其授權機關和組織才能實施的一種行政處罰行為。我國中小學不是行政機關,國家行政主管機關也沒有授權中小學,因此中小學或教師根本就無權實施罰款,否則就侵犯了學生的財產權。
【知識點】教育法律法規——學生的權利保護——學生的權利——財產權
【難度等級】★
38.完整的教學過程共有內容選擇和方法運用兩個環節。
【參考答案】此種說法錯誤。教學過程主要包含五個環節:引發學習動機、領會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和檢查知識。所以題目中關于教學過程只有內容選擇和方法運用兩個環節的說法是錯誤的。
【知識點】教育學——教學——教學理論——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的結構
【難度等級】★
四、簡答題(共4題,每題5分,共20分)
39.簡述防止遺忘的方法。
【參考答案】防止遺忘的方法:(1)及時復習,經常復習;(2)合理分配時間;(3)做到分散與集中復習相結合;(4)反復閱讀與試圖回憶相結合;(5)復習方法要多樣化;(6)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復習。
【知識點】心理學——中小學生認知發展——記憶——記憶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
【難度等級】★
40.簡述教師能力素養的構成。
【參考答案】教師能力素養包括:(1)語言表達能力;(2)教育教學能力;(3)組織管理能力;(4)自我調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較高的教育機智)。
此外,教師還應該具備教育科研能力、學習能力、觀察學生的能力、創新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知識點】教育學——教師——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專業要求——能力素養
【難度等級】★
41.簡述課堂教學中討論法運用的基本要求。
【參考答案】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進行探討、辯論,從而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有:
(1)討論前做好充分準備。抓好問題是討論的前提,問題要有吸引力,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有討論、鉆研的價值。
(2)討論中要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圍繞中心議題發言。
(3)在討論結束時要做好小結。討論結束前,教師要簡要概括討論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糾正錯誤、片面或模糊的認識。對疑難和爭論的問題,教師盡力闡明自己的看法,但要允許學生保留意見。
【知識點】教育學——教學——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常用的教學方法——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討論法
【難度等級】★★
42.簡述現階段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參考答案】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教育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這一表述體現了時代的特點,反映了現階段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們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堅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
(2)我們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要求堅持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兩方面的和諧發展。
(3)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知識點】教育學——教育目的與教育制度——教育目的——當代中國的教育目的——現階段我國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