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師招聘考試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20世紀60年代,前蘇聯教育心理學家們進行了的“教學與發展”的實驗研究,其帶頭人是( )。
A.贊科夫 B.列昂杰夫 C.魯利亞 D.魯賓斯坦
2.皮亞杰的研究表明,感知運動階段的一個顯著標志是兒童漸漸獲得( )。
A.客體客觀性 B.主體客觀性 C.客體永恒性 D.主體永恒性
3.教師職業倦怠是用來描述教師不能順利應對什么時的一種極端反應( )?
A.個人壓力 B.生活壓力 C.工作壓力 D.社會壓力
4.費登伯格認為,職業倦怠是“過分努力去達到一些個人或社會的不切實際的期望”的結果,這是一種( )。
A.臨床的觀點 B.社會心理學的觀點
C.工作環境的觀點 D.社會歷史學的觀點
5.研究表明,容易產生職業倦怠的是那些低自尊或外控的教師,以及具有( )。
A.A型人格的教師 B.B型人格的教師
C.C型人格的教師 D.D型人格的教師
6.達爾文小時候曾被認為是低能兒,牛頓小時候成績很差,華羅庚在初一時還補考過數學,后來使他們大腦中的潛能發展起來,并產生巨大變化的原因是( )。
A.學習 B.成熟 C.時間 D.年齡
7.以“海因茨偷藥”為例,如果認為“海因茨不能去偷藥,因為如果被抓到就會坐牢",則說明,這種觀點屬于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中的( )。
A.服從和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
B.樸素的享樂主義或功利主義定向階段
C.好孩子定向階段
D.尊重權威和維護社會秩序定向階段
二、多項選擇題
8.一個正確的教育心理學實驗通常要求研究者做到( )。
A.至少操作一個自變量
B.至少設置一個安慰劑控制組
C.隨機選派被試進行實驗處理
D.在實驗組和一個或幾個控制組之間至少要比較一個因變量
9.一般說來,學習動機并不是通過直接卷入認知建構過程,而是通過某些中介對學習產生作用的,影響認知建構過程的中介有( )。
A.學習情緒狀態的喚醒 B.學習準備狀態的增強
C.學習注意力的集中 D.學習意志的提高
三、判斷題
10.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教育。( )
11.亞里士多德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則。( )
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模擬試題答案
1.【答案】A。解析:贊科夫的《教學與發展》:提出了發展性教學理論的五條教學原則,即高難度、高速度、理論知識起主導作用、理解學習過程、使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發展的原則。
2.【答案】C。解析:感知運動階段,主要特點是:(1)通過探索感知與運動之間的關系來獲得動作經驗;(2)低級的行為圖式;(3)在9-12個月的時候,獲得了客體的永恒性。
3.【答案】C。解析:教師職業倦怠是用來描述教師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一種極端反應,是教師在長時期壓力體驗下而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
4.【答案】A。解析:1974年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費登伯格將職業倦怠一詞引入心理學領域。費登伯格認為,職業倦怠是個體因工作時間過長、工作量過大、工作強度過高所產生的一種疲憊不堪的狀態。
5.【答案】A。解析:研究表明,那些具有A型人格、低自尊或外控的教師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具有A型人格的教師常常對現實抱有不切實際的理想和期望,容易對外界干擾進行妥協,在人際交往中往往體驗到一種無能感。因而不能客觀地評價自我使得他們更容易產生職業倦怠。
6.【答案】A。解析:知識學習是學生技能和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7.【答案】A。解析: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三水平六階段)(道德兩難故事法)
8.【答案】ACD。解析: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要遵循客觀性、整體性、發展性三個原則;研究中要控制三個因素:(1)客觀刺激變量(自變量);(2)反應變量(因變量):(3)無關變量。
9.【答案】ABCD。解析:一般說來,學習動機并不是通過直接卷入認知建構過程而對學習產生作用的,而是以學習情緒狀態的喚醒、學習準備狀態的增強、學習注意力的集中、學習意志努力的提高為中介來影響認知建構過程的。
10.【答案】B。解析: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只要人類社會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職能決定的。題目表述為教育與人類共始終,所以說法有誤。
11.【答案】A。解析: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他在《論靈魂》和《尼各馬可倫理學》中認為人的靈魂由三部分構成,即營養的靈魂、感覺的靈魂和理性的靈魂。秉承柏拉圖的“理性說”,提倡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這是教育的目的;注意兒童心理發展的自然特點,主張按照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對兒童進行分階段教育,提倡對學生進行和諧全面發展的教育。在歷史上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則。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政治學》中有大量的反映。
中公講師解析